首页 > 快讯 > 社会万象 > 乳腺癌4550岁发病率将达高峰 如何预防乳腺癌

乳腺癌4550岁发病率将达高峰 如何预防乳腺癌

来源:男儿窝    阅读: 2.1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乳腺癌4550岁发病率将达高峰 如何预防乳腺癌

乳腺癌发病年龄45-50岁达高峰,早期治疗率就可达90%以上。32岁的陈女士患上乳腺癌后切除了整个左侧乳房,痛苦万分,为了保证今后的生活质量,目前她正在进行乳房再造术,这将是又一次漫长而痛苦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女性在切除乳房后将要面临的是终身的残缺。像陈女士这样的乳腺癌患者在中国每年就新增47万例,乳腺癌发病比例在女性肿瘤中稳居榜首。一般人对乳腺癌的治疗有一个笼统的“认识”——切除。统计表明,凡做过乳房全切手术的乳腺癌病人,50%以上会出现心理问题,而且使女性患者失去第二性征,并增加了患侧上肢水肿的几率。

乳腺癌的发病年龄与内分泌密切相关,发病率从25岁开始逐渐上升,45到50岁达高峰。随着乳腺癌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残缺的身心无疑让她们后半生都将蒙上厚厚的阴影。

乳腺癌治疗只能“一刀切”吗?某医院夏院长表示,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只是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而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进而危及生命。如果不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疗,后果的确不堪设想。

综合治疗手段更有人性关怀

32岁的陈女士患上乳腺癌后切除了整个左侧乳房,这对本人和她的家人来说都是一种异常艰难而又无奈的抉择。夏廷毅院长在看过陈女士诊断结果后不无遗憾地说,患者病灶其实并不大,且没有淋巴结转移,如果能在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后进行放射治疗,是完全可以不做全乳切除,更遑论漫长而痛苦的乳房再造了。

部分患者害怕保留乳房会增加复发几率和癌细胞转移到全身,才会误认为只有全切的手术方式才是最安全的。其实,乳腺癌已经进入了综合治疗时代,形成了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并重的治疗模式,早期的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术后放疗完全可替代以往的根治术,避免了根治术给患者造成的身体残缺,使乳腺癌的治疗更具人性化。

乳腺癌的症状表现

1.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3.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酒窝征”,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皮肤卫星结节”。

4.乳头、乳晕异常。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腺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以致乳头回缩。

5.腋窝淋巴结肿。大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如何预防乳腺癌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好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

2.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避免和减少精神、心理紧张因素,保持心态平和。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婴幼儿时期注意营养均衡,提倡母乳喂养;儿童发育期减少摄入过量的高蛋白和低纤维饮食;青春期不要大量摄入脂肪和动物蛋白,加强身体锻炼;绝经后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肥胖。平时养成不过量摄入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等饮食习惯,少食腌、熏、炸、烤食品,增加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维生素、胡萝卜素、橄榄油、鱼、豆类制品等。

4.积极治疗乳腺疾病。

5.不乱用外源性雌激素。

6.不长期过量饮酒。

7.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开展药物性预防。美国国立癌症中心负责开展了三苯氧胺与雷洛昔芬等药物预防乳腺癌的探索性研究。

社会万象
国际快讯
人间冷暖
奇闻趣事
世间印象
闲聊
历史名人
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