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享生活 > 内科 > 慢性胃炎的辨别与诊断

慢性胃炎的辨别与诊断

来源:男儿窝    阅读: 1.7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慢性胃炎的辨别与诊断

胃口的好坏,不但决定着一个人有没有口福,而且还决定着一个人是否健康。本期我们要谈的话题,就是与胃口紧密相关的慢性胃炎。有资料显示,50岁以上者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可达50%。虽然该病常见,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不很清楚,并常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胆道疾病等相混淆。

腹痛不一定是患了胃炎

很多人都知道,慢性胃炎能够引起腹痛,所以一有腹痛表现,就认为是患了慢性胃炎。其实不尽然。

腹痛是一种常见症状,而不是一种病。当患者腹痛时,应该了解其病史及腹痛部位、时间、特点,以及饮食情况等,再判断是不是患了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当然是引起慢性上腹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病人腹痛特点无规律性,多为程度不剧烈的隐痛或胀痛,在进餐后明显,还伴有打嗝(嗳气)、恶心、早饱等症状。但是,胃部的其他一些疾病,以及十二指肠、胆囊、胰腺等疾病,也可引起慢性上腹痛。

如某一病人有慢性上腹痛,其部位范围不大,为饭前痛,即饥饿痛,常在寒冷季节犯病,伴有反酸、烧心症状,即可考虑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如病人在病程中,常有明显上腹痛,甚至有时出现剧烈绞痛,伴发热,皮肤发黄(黄疸),平时腹痛与进油腻食物有关,即可考虑为胆囊炎、胆结石。

还有一些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是由于胃动力障碍引起,可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及慢性腹痛。由此可见,经常上腹痛可以是慢性胃炎引起,也可以是胃、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结石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引起。所以,要做到明确诊断,医生必须根据各疾病的特点和个人临床经验,必要时可做胃镜、B超,甚至CT等检查。

真假胃炎仔细辨

慢性胃炎是一种指由不同致病因素长期不断作用于胃粘膜而引起胃粘膜慢性炎性病变的一类疾病,按其病理特点分类,一般分为三种: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按病变部位又可分为胃体炎和胃窦炎。

该病起病缓慢,多有进食后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往往是无规律的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可伴有食欲不振或厌食、恶心、呕吐、腹胀及嗳气;可出现消瘦、疲乏无力、腹泻、舌炎、指甲脆弱及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检查时可发现上腹部有轻微压痛,皮肤粘膜苍白,光滑舌,少苔等。

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但大多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是急性胃炎的遗患。急性胃炎后,胃粘膜病变持久不愈或反复发作,均可形成慢性胃炎。二是刺激性食物和药物。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的饮食及药物,如浓茶、烈酒、辛辣食物或水杨酸盐类药物;或进食时不充分咀嚼,粗糙食物反复损伤胃粘膜;或过度吸烟等,长期下来均可引起慢性胃炎。

此外,十二指肠液的反流,自身免疫因素,以及细菌感染,也可引发慢性胃炎。#p#副标题#e#

慢性胃炎与胃溃疡是两种病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慢性胃炎与胃溃疡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不能认为慢性胃炎可以引发胃溃疡。

慢性胃炎之中,以浅表性胃炎多见。有的患者可以没有症状,仅凭胃镜检查即可作出诊断。而萎缩性胃炎以老年人多见,其中少数伴有癌前病变,大多数萎缩性胃炎者不必担心癌变。

而对于胃溃疡的发生,有许多因素。当前认为主要因素有二:一是胃酸,二是细菌(幽门螺杆菌)。如果用药抑制过多的胃酸,并根除幽门螺杆菌,胃溃疡是可以治愈的。

饮食调理是关键

对慢性胃炎的诊断,主要靠纤维胃镜下肉眼所见,及采取胃粘膜作病理学检查,但病变程度与临床症状有时不一致。有些人病变程度较重,但临床症状一般,甚至没有什么不适;有些人病变仅属一般,但临床症状却很明显。所以,自觉胃痛消失就认为慢性胃炎好了,这种判断并不可靠,而应该再作胃镜检查,以判断慢性胃炎是否真正好转。#p#分页标题#e#

一般来说,慢性萎缩性胃炎治愈不太可能,能做到病情不再继续发展已是很好了。慢性胃炎自觉症状好转后,很可能因为饮食不当,又会使症状再次出现。

大家都知道,进食过急,咀嚼不充分,食物过于粗糙、生冷、坚硬、辛辣、浓烈,长期饮用高浓度酒,吸烟过多,以及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特别是非甾体消炎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芬必得、扶他林等,均可损伤胃粘膜,久之均可发生慢性胃炎。

那么,慢性胃炎病人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些什么呢?#p#副标题#e#

1、避免食用过于粗糙、坚硬、生冷的食物,避免过热饮食,不食浓烈的香辛辅料。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定时进食,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切忌暴饮暴食。

3、禁烟酒。有人统计,每天吸烟10支左右者,胃炎的发生率占20%~30%;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胃炎的发生率为40%左右。高度酒对胃粘膜的损伤更甚于吸烟,每天饮白酒2~3两者,胃炎发生率高达60%,饮酒成瘾者,胃炎发生率约有80%左右。

4、食盐渍、烟熏、腌制、油炸食品。平时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及软而易消化的食物。结合具体情况,患者可制订一套合理合胃口的食谱。

5、尽量避免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

以上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注意点,对慢性胃炎患者应是长期的,甚至终生坚持的原则。患者切勿自认为胃已经不痛了,便又开怀畅饮,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癌变可能有多大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常常碰到一些病人,当拿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报告单时,便愁眉苦脸、忐忑不安,误以为是自己患了胃癌癌前病变,早晚会转成胃癌。

慢性胃炎与胃癌真如“铁哥们儿”一样,形影不离吗?其实不然。

慢性胃炎从病理组织学上可出现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异常增生)三种情况,按病变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型。大多数资料表明,轻、中型萎缩是可逆的,而重型萎缩可逆性很小。重型萎缩性胃炎随访10年以上,发展为胃癌的约为1/150。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皆居于恶性肿瘤首位。正常胃粘膜发展成胃癌是一个渐进过程,往往持续数年。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病变称“癌前病变”。这是一个病理学概念,而非独立疾病,勿与早期胃癌相混淆。

胃癌癌前病变的逆转治疗,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近几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保护胃粘膜,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增强粘膜上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功能,可以使慢性萎缩性胃炎转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恢复成正常粘膜;还可使肠化生减少或消失,或使轻、中度不典型增生逆转。但重度逆转的机会甚少,故有学者提出相应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也是有可能治愈胃癌的唯一途径。手术的疗效取决于胃癌的病期,浸袭深度、广度及类型。据统计,早期胃癌术后,10年生存率达95%以上;进行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50%以上。而胃癌未治疗者,有50%以上者一年内死亡。

美食
艺术
家居
电影
保健养生
健康常识
饮食营养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