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享生活 > 人际心理 > 孤独原来是这样迷人

孤独原来是这样迷人

来源:男儿窝    阅读: 2.2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孤独原来是这样迷人
 

更多推荐:与上司打交道的五大心得

人们知道“孤独是可耻的”,然而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一生把这句话改写成“孤独是迷人的”。

我读《艾米莉狄金森传》是在1996年,作者巴蒂娜克纳帕(BettnaL.Knapp),译者李恒春。封面是狄金森一生唯一的照片――简朴的服装隐隐透出低调的奢华,貌似平凡的脸上,一双眼睛暴露出内心的热烈与狂野、勇敢与坚强。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她之所以不喜欢拍照,是因为不愿意让自己“被困在木框子”里,除非是诗行的框框―多么强烈的个性!

我被深深吸引了:它告诉我一个奇女子的真实一生――生于1830年的她,自28岁那年便闭门不出,文学史上称她为“阿默斯特的女尼”。

她让人知道,“孤寂”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它也可以是一种迷人的正向力量。

我们的女诗人不过是厌弃红尘纷扰,而在自我幽闭的内心深处,有海,有花,有星,有月。最重要的是,她很早就悟到了:灵魂应当选择自己的伴侣。她很早就敢于和别人不一样。

她一直没有皈依宗教。

为此,加在她身上的压力是无情的,包括威胁与羞辱,但她却从未动摇。她之所以一直没有皈依宗教,恰恰是因为她如同夏娃一般偷吃了智慧之果,她的智慧令她无法返回到童年的伊甸园。一个敢于选择与别人不一样的人,势必一生尝尽痛苦,包括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双重痛苦。#p#副标题#e#

孤独原来是这样迷人 第2张
 

更多推荐:聪明女人警惕男人的四个花心

我国出版的有关狄金森的诗集与介绍中,对于她的闭门不出一直语焉不详。然而此书却详实地揭示了这一原因,为狄金森一生的秘史开启了一条神秘的通道,那通道直达女诗人的心灵深处。

狄金森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也曾经有过快乐的童年。然而很快,一切都变质了,随着岁月的推移,她与父母与兄妹的关系变得复杂而微妙。她在少女时代便开始照顾多病的母亲,她觉得母亲“无法亲近”,死亡在很长的时间内笼罩着母亲,使整个家庭变得“压抑不安”。

狄金森在晚年时这样回忆道:“我从未有过母亲。我猜母亲就是当你有烦恼时可以急切寻求帮助的人。”她又写道:“孩提时,当我跑回家,总有一种恐惧感,生怕有什么事情会降临到我头上。”

对于父亲,她更是怀着一种复杂的情感。  

一方面,她觉得他令人敬畏;另一方面,她无法容忍父亲对她才华的无视。父亲对她哥哥奥斯汀的偏爱,给她的心灵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使她与哥哥的关系一度紧张。她在一封信里用讥讽的语气写道:“奥斯汀是诗人了……滚一边去吧!”#p#副标题#e#

孤独原来是这样迷人 第3张
 

更多推荐:警惕!这八种男人是毒药

女诗人强烈的个性与神经质使得她烦恼不安。她曾经寄希望于爱情。她完全不是别人猜测的那样如同清教徒一般,而是怀有极其强烈的爱欲。25岁那年,她深爱着一位牧师。很不幸,这个牧师是一个有妇之夫,她的爱情无法宣泄,只能怀着初恋的心情给他写信。她把自己的诗比喻成“我的花朵”,把他比喻成“西方的唇”。

但是,爱永远是双刃剑,爱有多深,伤害就有多深。心中的爱化作烈焰,把她敏感的心燃烧得疼痛难忍。经过内心痛苦的挣扎最终她选择了“隐藏”。她的隐藏,不但包括她的爱情,也包括她超尘绝俗的诗句。以至于在她的生前,只发表了7首诗,留下的诗稿却达1700余首。她在孤独中埋头写诗30年,死后留下的是整整一座令人惊叹的玫瑰园!

直到美国现代诗兴起,她才作为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者受到热烈追捧,她本人也成为与美国文学之父欧文与大诗人惠特曼齐名的伟大诗人。

她的美丽真挚、直击灵魂的诗行,有着深刻的思想――关于死亡、永恒、自然与爱:“我是为美而死――被人/安置在这个坟冢/有人是为真理而亡的,也被葬在旁边的穴中/他曾轻声问道‘你为何而死’?/‘为美,’我回答/‘我,为真理――两者都一样/我们是兄弟……’”

为美而死?为形而上的原因而死,在中国的文人中几乎绝迹――仅有上世纪80年代的诗人海子。当然,并不是说为精神理想,非要去疯去死才纯粹。但是对于这样的作家,我表示由衷的敬意。

美食
艺术
家居
电影
保健养生
健康常识
饮食营养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