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享生活 > 外科 > 皮肤癌的病理病因及其类型

皮肤癌的病理病因及其类型

来源:男儿窝    阅读: 1.5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皮肤癌 - 概论

皮肤癌的病理病因及其类型

皮肤癌是指皮肤表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皮肤癌多发于身体暴露部位,如头、面、颈、手背等部位,约占发病总数的81.1%。皮肤癌有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之分。前者多发于眼旁、鼻、鼻唇沟和颊部,后者多发于颞部、眼睑、耳、头皮、唇等部位。皮肤癌的发生与长期日光暴晒,X线及热辐射,经常接触石油、沥青、砷、焦油等化学物质,经久不愈的溃疡等因素有关。皮肤癌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其中基底细胞癌多见于40岁以上,鳞状细胞癌多见于50岁以上者。

皮肤癌多发于老年人,51岁~60岁为发病高峰期,皮肤癌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2:1。 皮肤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很低,但在白色人种中却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超过所有其他恶性肿瘤的总和。是我国发病率的100倍。

皮肤癌 - 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其发生可能与过度的日光曝晒、放射线、砷剂、焦油衍化物等长期刺激有关。烧伤瘢痕、粘膜白斑、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的瘘管、盘状红斑狼疮、射线皮炎等皮肤损害亦可继发本病。但很多病人没 有明显的病因。

皮肤癌 - 症状

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症状很相似,恶性黑色瘤则有特殊的症兆。

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起初可能只是一些表面粗糙的小斑,比周围皮肤略红或略白;也可能是微小的肿块或一个很易出血、愈合缓慢或不能愈合的小溃疡。

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起病时常无症状,初期多为基底较硬斑块状丘疹,有的呈疣状隆起,而后破溃为溃疡灶改变,不规则,边缘隆起,似火山口,底部凹凸不平,生长缓慢。转移者极少,先发生边缘半透明结节隆起浅在溃疡,继之渐扩大,可侵蚀周边组织及器官,成为侵蚀性溃疡。

鳞状上皮癌

鳞状细胞癌往往由角化病、粘膜白斑及其它癌前疾病转化而成。生长较快,早期即形成溃疡。有的呈结节样或菜花状,向深部侵犯较小,基底可移动;有的呈蝶状,向深部浸润较明显,破坏性大,常累及骨骼。鳞状细胞癌常伴有化脓性感染,伴恶臭、疼痛。多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患者头部巨大鳞状细胞癌,其恶臭无比,脓性分泌物较多,易出血;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其发病部位以粘膜皮肤连接处鳞状细胞癌发展最快,粘膜发病者更容易转移。诊断

皮肤癌活检诊断时遇下述情况为高度可疑之早期恶性病变:

①经久不愈或时好时犯或有少量出血的皮肤溃疡。

②凡日光性角化病出现有流血、溃烂或不对称性结节突起等状。

③往日射线照过的皮肤或旧疮疤,或窦道处出现溃破或结节突起时。

④久不消退的红色皮肤疤,其上显示轻度糜烂时当警惕原位癌之可能。

病变稍大特别是需切除包括病变缘外2~3毫米正常皮肤方能达治疗要求时缺损太大,造成外观缺陷,则做钳取或切取活检,记住要包括病变近缘部分。

皮肤癌 - 病理分型

皮肤癌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特发性出血性肉瘤(Kaposi肉瘤)、汗腺癌、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血管肉瘤等,其中以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约占皮肤癌的90%。

在皮肤癌中以基底细胞癌最多见,占60%以上。皮肤癌常见有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

1、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较高,多发于头颈、四肢、躯干等部位的皮肤、粘膜及皮肤粘膜交界处,早期即可形成溃疡,生长呈浸润性,浸入深部组织时,常伴有化脓性感染和淋巴结转移。易在色素性干皮病、老年性角化病基础上演变而来。

2、基底细胞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好发于额面、眼眶、眼睑、鼻侧、耳周围等处,恶性程度较底,生长甚为缓慢,病程超过10~20年者极为常见,初起时多为一增厚的小块,逐渐呈隆起向周围浸润,很少转移。鳞状细胞癌多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皮肤癌在我国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5%,南方发病率比北方高。一般认为手掌及脚底不发生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
 

美食
艺术
家居
电影
保健养生
健康常识
饮食营养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