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享生活 > 外科 > 老年人牙周炎的预防与治疗

老年人牙周炎的预防与治疗

来源:男儿窝    阅读: 2.4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韧带、牙槽骨)会发生一些变化。牙龈变薄、萎缩、动脉硬化致组织变脆而易受损伤。牙龈萎缩导致下退而暴露出牙根。牙周韧带细胞数及纤维数均减少,纤维间隙变宽、牙齿变得松动。牙槽骨也随之吸收萎缩,骨小梁减少、变细,新生骨缓慢致骨质疏松。资料显示,40岁以后,每10年牙槽骨吸收约为3%,绝经后妇女每10年吸收大约为9%。加之牙周血流量减少,牙周对局部刺激的抵抗力下降,加剧牙周病的发展。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破坏性口腔疾病,中年人35岁以上多发,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约占70%左右。

老年人牙周炎的预防与治疗

成年人的牙龈炎未经彻底治疗,长期存在慢性炎症,向深部牙周组织扩展而成为牙周炎。其中龈下牙菌斑中的细菌是发病的首要因素,其他因素包括牙石、咬合创伤、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龈下牙菌斑大多为厌氧菌,其产生的毒素可破坏牙周组织,使牙槽骨吸收并形成炎症性的牙周袋(牙槽骨破坏后,牙龈脱离牙齿后形成的盲袋)。患者的其他病症因素,也可加重牙周病的程度(糖尿病、免疫功能紊乱、贫血、消化道疾病等均可影响机体对局部刺激的反应,致炎症加重)。

老年人牙周炎一般都会使全口或多数牙齿受累,少数患者为一组或个别牙受累。牙周炎病程较长,病变程度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到了老年,已有不少患牙因牙周组织大量吸收而严重丧失成为重度的牙周炎,从而成为老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病因。

老年人牙周炎患牙出现的炎症,表现最突出的为牙龈组织呈绛红或暗红色,与牙面剥离,表面因水肿而光亮,质地松软而失去弹性,因两牙间的牙乳头退缩,牙间隙暴露。患者最初的主诉是牙龈出血(健康牙龈在刷牙、轻探牙龈沟时,均不引起出血),患者多在刷牙或吃固体性食物时发生少量出血。由于病理性的破坏,使牙龈沟加深而形成牙周袋。牙周袋的形成是牙周炎最重要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特征之一。牙周袋是在龈沟底部形成的大于2mm深的盲袋,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其形成加快了牙周组织的破坏,造成牙齿松动,最终导致脱落。松动的牙齿再加上不断咬合力量的冲击,可使牙齿发生明显移位,使老年人的牙齿排列变得疏松而产生间隙。由于牙根的暴露,可出现过敏症状并易患根面龋。牙周炎产生深的牙周袋时,袋内可发生急性炎症,加之引流不畅,产生急性牙周脓肿,病人表现发烧、疼痛、不能进食,给患者增加痛苦。

老年人牙周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炎症可由牙根部的根尖孔逆行进入牙髓腔中,形成逆行性牙髓炎,患者可有剧烈的疼痛,此种逆行性牙髓炎临床上不少见,急性牙髓炎的各种症状给老年人带来巨大的痛苦。

牙周炎的治疗,首先要去除牙石(包括龈上石和龈下石)及菌斑,可采用龈上、龈下刮治术。病人要掌握正确刷牙及使用牙线的方法。生活不能自理者,应由护理人员进行口腔清洁,可用消毒棉球蘸生理盐水仔细擦拭口腔的各个部位,清理食物残渣。对不良修复体进行修改,应对先填体有突出牙齿外形的部分修磨改平。轻度牙周炎患者可进行牙周袋清洗敷药。对磨牙(后牙)深的牙周袋可行牙周袋切除术。洁治术和刮治术仍不能控制炎症者,可行龈瓣翻治术。老年人在手术前应进行全面体检,了解有无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疾病、贫血等手术禁忌症。手术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对合并有糖尿病、贫血、消化道等系统性疾病的重度牙周炎患者,经治疗后炎症仍不能完全控制时,可以全身应用抗生素(如甲硝唑、替硝唑、罗红霉素、阿莫西林等),以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略有松动而不需拔除的牙齿,在邻牙尚好的情况下,可用金属丝结扎或制作牙周固定夹板固定,对过于松动的、已无保留价值的牙齿,应及时拔除以免牙周炎继续发展及牙周脓肿的反复发作。牙周治疗后,应每半年作一次复查,重症者可每三个月作一次复查并坚持治疗,以免复发。

预防牙周炎,应在饭后彻底漱口,每日早晚正确刷牙,牙刷不能清洁到的牙间隙,可用牙线,也可使用牙签儿,但应小心,动作要轻柔,不得用力压入或刺入牙龈组织内,以免形成较大的间隙,更不可刺伤牙龈引起出血,不少人使用牙签儿不当,造成牙签儿折断在牙间隙中。更不可使用缝纫针,扫帚苗等不洁易断的东西来剔牙,以免折断造成感染。

美食
艺术
家居
电影
保健养生
健康常识
饮食营养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