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享生活 > 药品 > 家长用药误区,小心害了宝宝

家长用药误区,小心害了宝宝

来源:男儿窝    阅读: 2.4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用药误区1:要让宝宝感冒好的快就用抗生素

家长用药误区,小心害了宝宝

感冒是引起小儿发热的常见原因,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用抗生素是无效的。但现在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发热马上用各种抗生素,似乎用上抗生素就安全了,其实抗生素既不能抗病毒,也不能退热,相反增加了医药费用,并有可能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可谓弊多利少。

儿童感冒时如何用药

儿童上感病原复杂,往往是病毒感染为主,有时夹杂某些细菌感染及支原体感染。开始用药,应在验白细胞、胸透、物理检查、试体温等基础之上酌情用药。选择抗生素类药物时要慎重,原则上先用一般有效的抗生素,青霉素为首选。

头孢曲松钠属β-内酰胺类长效广谱抗生素,其半衰期约为7~8小时。它的杀菌作用颇强,是抗生素中的“重武器”,不宜随便使用,尤其不应在无明显特殊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作所谓的“试验性治疗”。

头孢曲松钠,首先对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如沙门菌、志贺菌、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其次,它对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等革兰阴性球菌也有极好的抗菌作用。再次,它对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的抗菌功效只能说尚属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虽有一定作用,但抗菌作用较差,而对绿脓杆菌,抗菌能力也较差。因此,对上感一类疾病(病原体多为病毒、支原体、一般革兰阳性球菌),若首选头孢曲松钠就可能无效,甚至是浪费。俗话说,“杀鸡焉用宰牛刀”,比喻虽不大确切,但也符合一些实际情况。

而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针对上呼吸道及扁桃体、咽峡部等处可能存在的一般性细菌感染及支原体感染,采用青霉素类药物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就相对比较合理。当然,提倡用青霉素并不是否认它可能存在的过敏反应,认真做皮试是绝对需要的。

用药误区2:宝宝发烧一定要用退烧药

临床上常见许多家长见孩子发烧,就在家中给孩子胡乱服用常见的退烧药。退烧药的机制是麻痹中枢神经系统使体温下降,同时促进汗液排出,加速体温下降。但如此免疫系统未被唤醒,完全不抵抗,使外邪在体内积存,也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很多小孩使用退烧药后反复发作,一次发烧比一次更高,皆因体内病因未能去除,中枢神经系统醒来后再次加强抵抗,反复如此,后果将不堪设想。

对小儿感冒发热要强调休息,多饮水。监测体温变化,一般以肛温为准,当体温超过38.5℃时应予降温措施,如有条件可同时降低室温。降温措施首选物理降温,尤其是婴儿发热。方法有:头部冷湿敷冰袋,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置冰袋,或用稀释酒精擦浴以及用冷盐水灌肠。

宝宝如何用药退烧?

在物理降温无效时,可适当小量使用退热药。退热药种类很多,常用的药物是以酮基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安乃近等成份制成的各种剂型,例如小儿百服宁、小儿泰诺、小儿扑热息痛栓剂、小儿安乃近栓剂等。小儿比较容易接受糖浆、口服液或栓剂。近年来安贝特口服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该药中含有的退热成份是对乙酰氨基酚,同时复方中有抗过敏、抗病毒等成份,所以此药不仅对感冒的发热退热效果好,而且使感冒病愈快,是感冒发热患儿使用的理想药物。#p#副标题#e#

用药误区3:打吊针比吃药好

“打吊针”是静脉输液的通俗称法,也有人称之为“打点滴”,是区别于口服给药、肌肉注射以外的一种给药方式。它利用液体的静压原理,将药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的特点,因此广受病人和医生的欢迎。

生活中有不少家长,在患儿罹患诸如伤风、感冒、咳嗽、腹泻等疾病时,盲目迷信“打吊针。但临床实践中发现,小儿因滥打吊针所造成的抢救和转诊事件正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到小儿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安全。

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

1.大大增加了药费支出,也增加了静脉补液机会,更是大大增加了患儿抗药性和过敏反应的危险性。

2.由于输液瓶的入口处与大气相通,极有可能增加药液遭受污染的机会。

3.人体一旦对药物不适应的话后果非常可怕。

4.儿童身体尚处于生长发育期,药物进入人体后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还不完善。滥用“打吊针”,极易引起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微粒是引起慢性输液不良反应,如肉芽肿、肺栓塞的重要原因。

婴幼儿腹泻补水口服比静脉补液好

季节交替,6个月至2岁大小婴幼儿易患腹泻,但由于这种病的病程不长,又往往属于病毒感染,一般来说,只要家长认真细致地处理好饮食问题和注意采用口服补液方式,通常这类疾病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腹泻发生后,能用口服补液就应当尽量采用口服补液的方式,而不应该匆忙地采用静脉补液。#p#副标题#e#

用药误区4:宝宝一咳嗽就止咳

孩子咳嗽,对许多家长来说是件苦恼的事情。由于小儿呼吸系统防御功能不健全,咳嗽反射不敏感,其咳嗽和咯痰的症状和大人不一样。较小婴儿会在喝水、吃奶时发呛,严重的一吃奶,就从口鼻呛出来,导致进食困难。如果疏忽大意,体弱婴幼儿可能因为奶水呛入气管,堵塞呼吸而发生窒息,危及生命。婴幼儿因为不会有意识地咯痰,痰到了咽部就自动咽入胃里,他们从胃里呕吐出来往往是粘液性的东西。更多咳嗽的孩子喉头有呼噜声,即喉间痰鸣音,听起来就像猫打呼噜。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咳嗽,听起来如同狗叫,发出“空空”声,叫做犬吠样咳嗽,这是急性喉炎的特有症状。如果发憋、青紫,说明喉头水肿严重,威胁着孩子的生命。毫无疑问,咳嗽给孩子带来很多痛苦。

但是,咳嗽和发热一样,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人的呼吸道内膜表面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纤毛,它们不断地向口咽部摆动,清扫混入呼吸道的灰尘、微生物及异物。在呼吸道发生炎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等)时,渗出物、细菌、病毒及被破坏的白细胞混合在一起,像垃圾一样,被纤毛送到气管。堆积多了,可刺激神经冲动,传入中枢,引起咳嗽。其步骤为:肺吸满气体,然后喉头声门紧闭,胸腹同时用力,使肺内气流突然迸发冲出,将那些呼吸道的“垃圾”排出来。因此,只要炎症没有完全消退,排除“垃圾”的咳嗽动作就会一直存在。若硬是用药阻止咳嗽,这些“垃圾”会越积越多,从而加重感染,甚至阻塞气道。所以体质弱、老年人、胸腹部手术的病人,医生还特别鼓励他们咳嗽,把气管内的“垃圾”排出去,免得在肺部惹是生非。可见,咳嗽既有弊,又有利。

宝宝咳嗽的用药原则

当感冒时,上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产生刺激性咳嗽,而下呼吸道(气管和肺泡)并无“垃圾”堆积,这时的咳嗽对机体并无任何保护性作用,弊多利少。可单独使用小儿止咳糖浆、非那根止咳糖浆、急支糖浆等止咳药。这种情况下细菌感染可能性不大,一般不必使用抗生素。

当患支气管炎、肺炎时,气管及肺内有较多的“垃圾”,宜选用止咳祛痰药,如吐根糖浆、棕色合剂、远志糖浆等;如痰稠可用10%氯化铵合剂等。这些药可增加呼吸道黏膜分泌,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减少对气道的刺激。也可选用中成药蛇胆川贝液、蛇胆陈皮末等。抗生素虽对病毒感染无效,但此期大都合并细菌感染,故应选用广谱抗生素,一般可用青霉素类、红霉素类及氨基糖苷类或头孢菌素类联合应用。有条件可直接用喉镜从气管内吸出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再选用敏感抗生素。

哮喘的原因多为过敏反应或炎症刺激,支气管粘膜下水肿,导致支气管痉挛,口径变小,呼吸道阻力增加。这种情况在小儿多为哮喘性支气管炎,既喘又伴有炎症,必须采用抗生素、平喘药、镇静药联合应用方可取得较好效果。平喘药的作用原理就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常用的平喘药有博列康尼、舒喘灵、氨茶碱等。在采用平喘药的同时可选适量的抗过敏药物,如非那根、扑尔敏等。咳嗽迁延时久,达2~3周以上,可加用超短波等物理治疗。

当然,要真正、彻底治愈咳嗽,只有治疗原发病。另外,饮食要注重清淡、味道爽口。新鲜蔬菜如青菜、大白菜、萝卜、胡萝卜、西红柿等,可以供给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有利于机体代谢功能的修复。黄豆制品含优质蛋白,能补充由于炎症时机体损耗的组织蛋白,且无增痰助湿之弊。还可适当增添少量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菜肴要避免过咸,尽量以蒸煮为主,不要油炸煎烩。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在小儿咳嗽时,注意一下是有道理的。

用药误区5:只要能好多贵的药都成

一些儿科门诊医生为了怕担风险,动不动就开最贵、最先进的药,如上文提到的给芳芳开头孢曲松钠;其次,某些诊所开大处方、贵处方与可增加收入、多发个人奖金有关,利益会驱使一些医生这样做。显然,这样做有悖医生的道德准则,也是造成滥用高档抗生素、浪费金钱的根源。

在此劝告家长们,不要一味迷信贵药、高档药。对于上感,价廉有效的青霉素应当是首选。当然,就是青霉素,也不宜滥用,以免出现耐药性。总之一句话:不需要时不出手,该出手时再出手。

美食
艺术
家居
电影
保健养生
健康常识
饮食营养
生活百科